长期以来,化肥的过量、不科学施用,导致我国土壤基础地力逐渐减弱,影响作物稳产高产,危及粮食安全。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和土壤循环利用认知的逐步提高,传统的化肥已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。为实现农产品可持续发展,发展高效环保肥料势在必行。
在此背景下,生物肥料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众多新型肥料品类中杀出重围,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。
生物肥料迎来黄金发展期
近年来,微生物的促生、抑菌效果引起农资行业各个层面的高度关注。数据显示,去年我国
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为3500多家,生物肥料年产量约为3300万吨,累计应用面积5亿亩以上(包括
蔬菜、
果树、甘蔗、中草药、烟草、粮食等在政策等多重利好下,我国生物肥料产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),年产总值达400亿元。与10年前相比,
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数量、产值和推广面积均翻了一番。
今年,国家发改委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生物经济发展规划》提出,顺应“解决温饱”转向“营养多元”的新趋势,发展面向农业现代化的生物农业,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消费更高层次的新期待。着眼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,适应日益多元的营养健康食物等消费需求,重点围绕生物育种、生物肥料、生物饲料、生物农药等方向,推出一批新一代农业生物产品,建立生物农业示范推广体系,完善种质资源保护、开发和利用产业体系,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满足居民消费升级和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,构建更加完善的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制度,确保人民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在政策利好下,我国生物肥料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。
行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
纵观全球发达农业国家,大幅提高有机肥的使用比重是普遍现象,绝大多数都超过了一半这个分水岭。数据显示,欧美国家肥料结构中,有机肥的地位举足轻重。在美国,有机肥料占比46%,英国占57%,德国占60%,法国占37%,澳大利亚占55%,加拿大占60%,韩国占48%,日本更是达到非常高的76%,中国则只有10%-20%左右。
究其原因,山东省有机肥协会会长高瑞杰认为,近年来虽然参与有机肥生产的企业不断增多,但是由于企业存在技术研发与资金不足等难题,研发生产力量参差不齐,作用效果不稳定,农民对有机肥效果产生质疑,推广受阻,进而影响销量。
从行业整体来看,部分企业还存在设备简陋、生产工艺落后、产品质量不高等现象。特别是近年来新加入的一些菌肥类企业,这些企业一般不具备生产微生物菌剂的能力,而是通过购买菌剂进行复配来生产菌肥类产品。由于缺少相关的检测条件和技术人员,无法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把关,也就不能保证产品的应用效果。此外,生物有机肥作为含有活菌制剂的肥料产品,作用效果受施用方法、环境条件等方面的限制,生物有机肥产品的作用效果不是非常稳定,这也影响了生物有机肥产品的进一步推广、应用。
虽然发展和推广生物肥料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,但是面对当前土壤肥料科技重大需求,仍需深挖生物肥技术潜力。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冯大伟建议,在未来的研发创新上可以向功能、增效方向发展。
政策利好催生出行业新热点,虽然发展和推广有机肥料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,但是行业仍存在很多难点和痛点。比如,很多企业对微生物功能缺乏深入研究和全面认识,产品鱼龙混杂,套牌现象屡见不鲜,有实力的企业和优质产品却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重视;再如,因微生物肥见效慢、价格高等特征,面临推广难的痛点,这需要全体农资人努力,不断提高肥料科技水平,帮助农民树立科学施肥理念,共同开创健康有序的微生物肥市场。
来源:生物有机肥行业 作者:崔志欣 连雅赛